天河機場T3航站樓工地上,施工建設如火如荼,工人們正在進行地下工程的景觀設計施工工作
  陳卓 攝
  記者韓瑋 通訊員祝娉萬利多製冰機娉 實習生呂山
  2月14日元宵節,當武漢部分工地還因農民工未到崗處於半停工狀態時,位於黃陂的天河機場三期工程工地現場已是熱火朝天的景象:莊臣40多台旋挖機和弔機高高豎起,400餘名工人分佈在深基坑、機場地鐵站各施工作業面上大幹起來。
  14日上午9時,記者驅車來到天河機場三期施工現場。葛洲壩集團機場項ssd固態硬碟價格目部施工經理劉勇正在指揮工人作業。“你現在看到的這個深基坑是武漢最大的,是T3航站樓、機場交通中心和漢孝城鐵、地鐵機場站共建基坑,要打近萬根工程樁,這些樁基將支撐起城鐵、地鐵的5條隧道,以及航站樓和交通中心這兩座宏偉建築,被稱為整個機場三期‘最難啃的骨頭’。”
  據劉勇介紹,深基坑和樁基打好後,才能從地下轉入地上,開始T3航站樓和交通中心的建設,“武漢的民航發展等不得,我們必須往前趕。”這製冰機出租一地下深基坑去年7月1日開挖,為了保證10月31日前T3航站樓和交通中心能“沖”出地面,大年三十那天,項目部只放了半天假,劉勇在內的86名管理人員留守,“130餘名農民工春節期間堅守崗位,一直乾到現在都沒休息。”
  400名農民工挑戰最大深基坑
  劉勇介紹,深基坑面積達9萬多平方米,相當於13個足球場大小,最深處挖到地下20米,比長江隧道的基坑還大還深。這一深基坑要挖到今年5月,採取明挖法,一共挖140萬方土,因為工期緊,平均每天要挖2.5萬方,用工程車一天要拖兩三千車。“你如果去年夏天來就能看到工地全部是一臺接一臺的工程車穿梭不停。”
  最忙的時候投入60多台機器,現場近百名工人,若加上地鐵站施工的,共400人兩班作業,非常辛苦。“我手下的農民工大都來自浙江和湖北黃石,他們也盼著地鐵、城鐵連通機場,今後黃石人到武漢通過武黃城鐵,再經漢口站轉地鐵或城鐵可直達天河機場,坐飛機也方便了,也算為家鄉人民做了件好事,因此幹勁很足。”
  劉勇是宜昌人,妻子也常年在工地守著,16歲的女兒一人在宜昌上學,為保證工期,雖然坐漢宜動車僅2小時到宜昌,但劉勇一直堅守在工地,很少去看女兒。
  地質複雜水塘多
  近萬根樁淤泥上“扎馬步”
  龐然大物要“坐”在近萬根樁基上,能“坐”穩嗎?劉勇說,黃陂的土壤地質為軟基,打不到基岩,這就容易在鑽孔過程中造成塌孔。“地下每一塊地層都不一樣,水塘多,全部是淤泥,還有兩層流沙,要想將建築物穩如泰山屹立在上面,難度可想而知。”
  葛洲壩集團有長江三峽大壩、葛洲壩水電站的建設經驗,劉勇也在國內乾過多個複雜條件下的深基坑工程,這一難題迎刃而解。“用加入膨韌土的泥漿做成護壁,再打樁就不擔心塌空。”從去年9月開始,一直到下月即將打完所有工程樁。“這就好像是在泥漿里‘扎馬步’,我們用一切技術手段來保證將‘馬步’扎穩。”
  不畏嚴寒人手一件軍大衣成“標配”
  目前正值寒冬,機場三期工地現場比市區還低2℃-3℃。劉勇說,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還得給混凝土加溫,攪拌車外再包上保溫布。
  劉勇坦言,施工條件艱苦,去年8月武漢颳起11級大風,三期工地現場的活動板房全部颳走,“所幸裡面沒人,後來生活板房全部更換成鋼結構。”
  工地無建築物遮擋,夏天暴曬,冬天則愈發凍人。中建三局樁基一隊現場工頭田濤,去年12月份加入T3航站樓建設隊伍,春節過年也沒回家。“工期緊任務重,前幾天武漢零下五六攝氏度的低溫也沒停工,工人們人手一件軍大衣,成了‘標配’。”
  下月,地鐵天河機場站的2台盾構機將下井從南端始發,4月份另2台也開始由北端盾構,4台盾構機掘進8公里,年底完成整個站房區間的土建工程。昨日,武漢地鐵集團機場線項目部經理王鋒介紹,春節80多人留守,200餘位農民工也於大年初六提前到位。
  不停航施工是最大挑戰
  “不停航施工,這在民航史上估計也是絕無僅有,這是我們遭遇的最大挑戰。”昨日,負責T3航站樓建設的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生產經理汪明軍告訴記者,機場三期建設期間,天河機場不能停航,而T3航站樓位於機場凈空保護區域內,施工中必須採取措施,不能影響飛行安全。
  據悉,將來要建設的T3航站樓西1、西2指廊和連廊正好位於目前的機場老塔臺附近,“如果措施不得當,施工可能遮擋到飛機指揮系統的視線,我們正在研究方案。”此外,汪明軍表示,管線拆改也是一大難點,保障機場油料、航站樓、通訊導航等相關設備正常運行的主管線均貫穿T3航站樓,施工中必須確保管線安全。“機場一期、二期的地下管線星羅棋佈,我們得採取人工挖探溝方式,先下去查看管線走向,搞清楚後才敢動土。”
  更讓他傷腦筋的是,施工毗鄰目前的T2航站樓和國際航站樓,“來自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旅客都會經過這裡,我們必須做到文明施工,不能有揚塵,不能有渣土漏撒。”為此,汪明軍吃住在工地,每天巡視兩遍,渣土車出工地要清洗,施工現場採取灑水降塵,現場督陣每道工序。
  115米
  本報訊(記者韓瑋 實習生呂山) 2015年,去天河機場趕飛機,將看到一座115米高的塔臺,為全國機場塔臺之最,在亞洲機場中排第二。屆時,湖北空管分局日航班保障能力將達到1000多架次。
  隨著天河機場第三航站樓開建,空管工程同時啟動,湖北空管分局新建“航空塔臺”,每天指揮1000多架次航班起降。
  目前,天河機場空管塔臺高度40米,指揮一條3400米跑道航班起降。目前天河機場的高峰小時起降飛機架次達到每小時33架次,待明年6月第二跑道啟用後,每小時起降和保障航班架次將實現翻番,相當密集。“如果仍用目前的塔臺進行指揮,高度顯然不夠。”湖北空管分局有關人士介紹,塔臺如同“空中交警”,擔負著指揮飛機起飛與降落、處理緊急情況、發佈管制指令等職責。“塔臺的要求是必須能清楚地看到兩條跑道和所有停機位,以及每架飛機的起降,周邊不得有障礙物,因此必須‘高高在上’”。
  據悉,新塔臺位於天河機場第三航站樓北側,建成後,要運行2—3個月後,再拆除老塔臺。目前亞洲最高的航空塔臺位於曼谷,高達132米。
  今年1月天河機場旅客吞吐量增勢喜人,國際及地區旅客達到150萬人次,增長31%,預計今年全年發送國內外旅客人數將突破1700萬。三大基地航空公司增加了航班運力,進出港航班密度隨之將有較大提升。  (原標題:400名工人鏖戰武漢最大基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v18dvxph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